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 专业认证服务中心

前沿动态

一周要闻 波兰演示基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国家级通信网络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5-01 17:57:10 点击数: 

  kaiyun官网中国 开云网址▪ 为抵御未来量子计算威胁,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发布后量子密码学迁移路线图

  3月21日,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专场上,北京亮出未来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计划。会上提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支持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量子器件与材料等领域重大产品创新;打造海淀人工智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量子孵化器、产业园、联盟建设,进一步加速量子企业集聚,加快培育和繁荣北京量子产业生态。(来源:北京日报)

  3月1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我省数字贸易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支持数字贸易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部分提到,加快发展量子通信、光机电、北斗应用等先进技术。(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3月24日消息,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行动。聚焦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生物育种等重点领域,培养能够挑大梁、当主角的青年俊才。(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3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在工作任务部分提到:提升平台创新能级。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深度参与科技创新供应链建设,推动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资源上“链”集聚,精准对接创新需求。(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

  ①为抵御未来量子计算威胁,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发布后量子密码学迁移路线日,为抵御未来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对密码学的威胁,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发布后量子密码学(PQC)迁移路线年制定初始迁移计划并于2035年完成迁移。NCSC建议,英国一些受监管的行业,包括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电信行业、互联网行业及全球化的公司要更早地关注迁移。(来源:NCSC网站)

  近日,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和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NRC)联合,将为6个量子传感技术相关的合作研究项目提供超过1100万美元的资助。其中,NSERC通过其量子联盟基金为大学研究团队提供资金支持,而NRC的科学家则通过“物联网:量子传感器挑战计划”积极参与这些项目。

  3月22日消息,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核电工业网络量子密钥分发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52500 A。本发明将量子密码技术与现有经典密码算法相结合,通过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生成高安全性的量子密钥,并基于核电工业网络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安全的密钥分发机制。(来源:金融界)

  3月17日,波兰武装部队代表介绍了在国家级通信网络中使用量子密钥分发(QKD)的研究成果,并在波兰数字事务部与华沙军事科技学院之间进行了演示。演示使用了两套QKD设备以及一个位于波兰国家信息安全中心(NASK)的可信节点,通过带有AES-256加密的IPSEC协议进行保护,确保数据传输完全抵御被拦截的风险。

  此次演示是基于“Optokrypt”量子通信技术项目开发的,该项目由波兰网络空间防卫军发起并监督,波兰通信公司TELDAT以及NASK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工作。据介绍,波兰一直以来积极参与欧洲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其拥有欧洲最大的Pionier-Q QKD网络,光纤长约1770公里。(来源:波兰政府网站)

  3月20日,英国通信公司 Colt 宣布,与诺基亚、ID Quantique等机构合作,成功完成了基于光纤网络的量子安全加密试验。该试验评估了量子密钥分发(QKD)等多种量子安全加密方法在 Colt 光纤网络中的数据流量保护能力。QKD 试验在英国伦敦城和斯劳之间进行,跨度为 88 公里。多个合作伙伴参与点对点和可信节点拓扑中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的评估。Colt 还分别使用双光纤对和单光纤进行了测试。(来源:Colt网站)

  3月17日,意大利超级计算中心Cineca宣布与芬兰超导量子计算机公司IQM达成协议,将在Cineca本地部署一台54量子比特的全栈超导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将集成到超级计算机Leonardo中,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安装和交付。这将是Cineca首次在本地部署量子计算机。Cineca计划将该系统用于量子应用优化、量子密码学、量子通信以及人工智能量子算法的开发。(来源:IQM网站)原文链接:

  3月18日,英伟达宣布在波士顿建立加速量子研究中心,将量子硬件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整合,推动加速量子超级计算的发展。该中心将与包括Quantinuum、Quantum Machines、QuEra、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量子领域企业和大学合作,共同推进英伟达量子模拟平台CUDA-quantum在混合计算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构建加速量子超级计算机。该中心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运营。(来源:英伟达网站)

  在3月17日-21日的GTC 2025大会上,英伟达宣布多项合作或成果。英伟达与美国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公司QuEra达成合作,宣布基于CUDA-Q平台开发出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框架Transformer的人工智能解码器,用于解决量子纠错中的解码难题。澳大利亚量子计算公司 Q-CTRL 将与英伟达、英国牛津量子电路公司合作,成功解决了量子计算中布局排名这一难题,通过图形处理单元(GPU)加速技术大幅提升了量子硬件的性能和效率,降低了经典计算成本。德国量子软件公司QC Design与英伟达合作,将其量子容错架构设计和优化软件Plaquette与NVIDIA cuQuantum SDK平台集成,实现了GPU加速,能够在配备20GB内存的NVIDIA RTX 4000 GPU上模拟超过400个量子比特。美国量子计算软件公司Quantum Rings将其量子电路模拟技术与英伟达 CUDA-Q集成,为研究人员、开发者和企业提供GPU加速的量子模拟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消费级GPU上快速模拟大规模复杂量子电路。美国量子计算芯片制造商SEEQC与英伟达合作完成了全球首个量子处理器(QPU)与GPU之间的全数字量子经典接口协议演示,该接口实现了微秒级往返延迟的量子纠错,并将带宽需求从太比特降低到千兆比特量级。美国非营利组织MITRE与英伟达合作,利用CUDA-Q平台开发了一种名为Walsh Imaging的新型量子成像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半导体中的晶体管计算或大脑神经元对药物干预的反应,通过量子成像技术以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捕捉纳米尺度的电磁信号变化。(来源:英伟达、Q-CTRL、QC Design网站等)原文链接:

  ⑥EuroQCS-France推出量子计算云服务,推动混合量子经典计算发展

  3月18日消息,法国量子计算联盟EuroQCS-France宣布,欧洲用户现在可以通过云服务方式远程访问Quandela的12量子比特光量子计算机。EuroQCS-France由法国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GENCI)和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领导,作为建立混合量子经典计算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通过提供光量子计算的早期实践经验来推进欧洲量子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开始使用Quindela的编程环境进行编程,并获得专家支持,将应用程序移植到系统上。此外,GENCI和CEA将提供关于混合量子经典计算编程方案的专门培训。

  3月17日,美国超导量子计算公司Qolab宣布获得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旗下风险投资部门的投资,以支持其构建可扩展的高相干量子处理器。两家单位还合作发布了一份题为“如何构建量子超级计算机:从数百到数百万量子比特的扩展”的技术路线图。(来源:Qolab网站)

  3月18日,在2025年APS全球物理峰会上,荷兰量子计算公司Orange Quantum Systems(OrangeQS)展示了其最新量子操作系统OrangeQS Juice,该系统旨在支持量子计算研究及量子比特开发。OrangeQS Juice提供了源代码和API,便于集成自定义或第三方工具,并预装了量子计算软件包,支持快速调试与大数据处理。此外,该系统还支持多用户和远程操作,具备数据库管理及实验调度功能。OrangeQS Juice计划于2025年夏季在伯克利实验室等机构开展封闭测试。(来源:OrangeQS网站)

  3月18日,荷兰量子计算处理器制造商 QuantWare 与英国量子控制软件公司 QuantrolOx 联合推出了一款产品。通过该产品,量子计算机研究人员能够利用 QuantWare 的旗舰纠错量子处理器 Contralto-A 开发量子纠错功能,并通过 QuantrolOx 的 Quantum EDGE 软件实现自动调优。Contralto-A 量子处理器最多支持17个带有可调节耦合器的 Transmon 量子比特,能够实现距离为3的表面码量子纠错。QuantrolOx 的 Quantum EDGE 软件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云端部署,用户可以专注于开发量子纠错功能,而不必担心底层量子比特的生成、表征和调优。(来源:QuantWare网站)

  3月20日,美国非营利组织量子经济发展联盟(QED-C)发布《2025年全球量子产业状况》,分析了截至2024年底全球量子行业的发展情况。指出,2024年全球量子行业收入超过14.5亿美元。在投资方面,政府对量子技术的公共投资在2024年增加了31亿美元,使总额达到445亿美元;私人风险投资则达到创纪录的26亿美元。在公共资金方面,中国在量子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投入估计为150亿美元,占东亚太地区资金的78%和全球公共投资的34%。美国(77亿美元)和英国(43亿美元)分别位列量子资金投入的第二和第三位。在知识产权方面,全球量子相关专利数量在过去四年中平均每年增长13%,其中中国在量子专利申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0至2024年间超过50%的量子专利归因于中国,约为美国的四倍。(来源:量子经济发展联盟网站)

  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并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20日发表于《Nature》。

  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提出用于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长纤维Sagnac干涉仪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长纤维Sagnac干涉仪,用于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网络。通过在长开关脉冲中发送光脉冲,并在测量中使用时间后选,解决了瑞利背向散射噪声限制信噪比的问题。研究还发现,Sagnac结构中未补偿的残余相位噪声的方差随环路长度的三次方变化,验证了现有计算。实验中,研究人员在200公里超低损耗光纤上实现了97%的干涉可见性,这是目前Sagnac干涉仪演示的最长光纤。结果表明,Sagnac系统适用于长距离TFQKD网络,是城市量子网络实际实施的关键一步。相关成果于3月19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